尽管《中国合伙人》里的“成功学”有世俗狭隘之嫌,但是,上映3天,票房破亿的成绩却说明了这部影片至少造就了一个离人群很近的“中国梦”。在此之前,中国电影市场上的“励志片”一直处于稀缺状态,“榜样们”的故事往往音高八度、不似人间烟火,而陈可辛却用自己擅长的细腻手法唤醒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,以及早已被现实之牢收摄、囚禁的“少年意气”。 中国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,因此,电影作品也总是被种种肃杀、绝望所笼罩,一个看似光明的故事往往讲着讲着就成为了黑暗的陪衬,最后的英雄救赎因此显得很假,让人看了只对黑暗心有余悸,却难以相信现实中会有好事。虽然也有喜剧,但那种只顾搞笑,没心没肺地对生活真相的遮掩,却也只能让人动动嘴角,触及不到心灵。 如果说,贴近于现实的“接地气”作品的涌现是中国电影的一大进步,那么,能够从现实题材中挖掘出“正能量”的作品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惊喜。何况,中国银幕上发生的这些转变在今年的上半年如此密集,《中国合伙人》的出现,把这种进步又向前推进了一层。年初时,《泰囧》中卖葱油饼的王宝强擦到了“中国梦”的边缘,《中国合伙人》中佟大为、邓超、黄晓明的“青春结伴”则使得一度在影视作品中枯萎的“中国梦”在银幕上明艳地绽放,它如同是《致青春》的“兄弟篇”,诠释了“青春不只是爱情”,让人感受到温暖的太阳光子弹奏的命运交响。在这里,生活终于不是一个哀怨的黑洞,而是动了积极的心思,想起了年轻时曾有的气力,想着应该尝试去向远方奔跑、跳跃一回。 也许有观众认为,《中国合伙人》中描述的成功太浅显了,难道成功就是公司上市?就是用钱戳痛曾经看不起你的那个人?就是抱着成捆的钞票成为知名的企业家?这样的质疑其实不无道理,世俗角度的成功永远带着局限,也许只有形而上的答案才能给出让人信服的答案,但是,这已经不是一部电影能够完全涵盖的问题。对于生活,谁都是在挣扎和学习之中,过程不是终点,但是,过程同样伴随着痛苦,需要坚韧地付出。《中国合伙人》中以三位主人公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家群体其实也还是“在路上”,但是他们的才华、熬过苦境的奋进之心至少是可以照见四周的“光环”。就像目前,人们可以骂中国电影还是太低级、幼稚;也可以欣慰于中国电影正在成长——关键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希冀和看待这个情境。
|